近日,美国财长访华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人说,这是美国向中国求和; 有人说,这是特朗普扛不住了; 还有人说,这是中国打败美国的先兆。
然而,就在昨天,美国司法部正式启动对华为的司法调查。
中美贸易战,狼烟再起...
上面这个视频,是美国国会关于制裁中兴、华为的听证会。美国两大政党代表、警界、军界、商界100多名议员,在这场制裁华为中兴的听证会上,无一人表示反对。
没有扯皮,没有妥协。 全票通过,竭力支持。
这在以低效闻名的美国国会会议上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抛弃成见,上下一心搞中国?
答案只有一个——财团!
在今天,美国财团手中握有的财富总值占据了美国经济的99%,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在美国,所有人都是财团的员工,包括总统!”
而就在这次会议上,作为发言的关键人物,他们背后无不藏着美国财团的身影!他们在控制美国!
马克沃纳——波士顿财团的木偶
马克沃纳,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波士顿财团旗下的代言人之一。
在担任州长期间,受波士顿财团的资助,沃纳大力发展芯片和通讯产业,为后者带来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财富。 不仅如此,波士顿财团还以每年高达14.6亿美元的订单支持,让他从拥有3家公司的小老板变成70家科技公司的大boss,被誉为全美十大最富政界人士。
克里斯托弗·雷——摩根财团的学生
视频中第二个发言的人,名叫克里斯托弗·雷。
他除了拥有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的身份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摩根财团的“打手”!
在雷的一生中,摩根财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读耶鲁,摩根财团资助的; 就任司法部长助理,摩根财团支持的; 担任FBI局长,摩根财团举荐的; ...... 可以说,没有摩根,就没有今天的FBI局长。
迈克尔·罗杰斯——两大财团的捍卫者
迈克尔·罗杰斯,美国国安局局长。
与上面两位吃人嘴软不同的是,罗杰斯之所以选择与两大财团步调一致,更多是基于下面这些考虑:
美国海军的航母和战机,全部由摩根财团旗下的格鲁曼公司制造;美国海军的雷达、导弹,几乎由波士顿财团旗下的雷神公司制造;
毫不夸张的讲,这两家财团就是美国海军的亲爸爸。没有他们,美国海军将成为一堆废铁! 11 1
今天,希望大家认清一个事实:中国在美通讯领域这一块,算是彻底不具备调和的可能性了。 翻脸的波士顿
去年,波士顿旗下的威瑞森通讯帮助中兴上位,成功击垮华为在美业务,为前者带来了300亿美元的利润。
到了今天,威瑞森不仅第一时间宣布划清与中兴的界限,更是配合美国商务部调查,亲手将中兴送入了美国商务部贸易黑名单!
卑鄙的摩根
摩根财团撺掇着18名国会议员联名制裁中国电信在美承包商——华为,对于母公司砍掉中国电信手腕的决策,AT&T在第一时间选择“终止一切与华为的合作”。
1月9日,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已经放弃了与华为合作,不在美国售卖华为智能手机。 1月29日,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美国运营商Verizon已放弃了所有销售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生产的智能手机的计划。 2月14日,美国六大情报机构主管共同参加了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他们集体建议美国用户不要使用华为的产品或服务,并直接提出对中兴与华为两家公司并不信任。 这六家情报机构的主管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国家安全局(NSA)的主管,以及其它国家情报机构的主管。
2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80年代是日美贸易争端高潮,美国发起单独针对日本高技术企业东芝的制裁。 东芝(来源:rt.com)
1981年,苏联向日本东芝旗下的机械公司(TOSHIBA MACHINE)购买了台9轴数控机床,总价值约35亿日元。事件曝光后,美国国会通过法案,3年内,禁止东芝机械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迫使东芝花了1亿多日元在美国50多家报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公司首脑也先后辞职。
长达30年的美日贸易争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美国步步紧逼日本产业发展,瞄准软肋不断出击。
1960年代,日本纺织业快速发展,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损害到美国本土纺织业,最终美国迫使日本在1971年签订“日美纺织品协定”,以1969年为基准设置限制对美出口增长的范围。
1970年代,日本电器产业又快速发展,美国90%的进口彩电来自日本,国内30%市场份额被日本企业占领,美国在1977年迫使日本主动限制彩电出口。
1970年代,日本钢铁工业又崛起,美国觉得自己又“受伤”,日本被迫3次自主限制对美出口。
1985年,美国发动汇率战,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
美国人砸日本电器(来源:zhihu.com)
19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美国对微机等日本产品征收100%进口关税。
在这期间,美国频频挥舞“301大棒”,1980年代,美国贸易代表前后向日本发起了24例“301调查”。
是不是很相似?纺织品、钢铁,这些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高科技这样最关键的领域,还有人民币汇率等中国还相对脆弱的方面,都是已经,或者正在被美国“关照”。美国一刀一刀,砍向痛处、软肋。
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日贸易争端,可以说是,美国人自己种下的“苦果”。日本是二战战败国,但是冷战、朝鲜战争相继爆发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从控制,变为了扶植。日本经济恢复元气,并快速发展。
美日贸易争端在1960年代已初露苗头,1970年代不断激化,终于在1980年代全面升级爆发,余波延续到1990年代。
1965年美国对日本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在之后10来年里,逆差基本在20—30亿美元,矛盾还没有凸显出来。等到1970年代后期道1980年代,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急剧增长,1985年达462亿美元,几乎是1975年的27倍。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美国整体对外贸易连续10年出现逆差。
面对着巨大的贸易赤字,美国政府要甩锅啊!“罪魁祸首”就是日本,因为赤字里30%—40%,是日本人干的。
现在,美国认为,“美国对华贸易巨额逆差”,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为3752亿美元,特朗普要求“缩小1000亿美元对华逆差”。
在美国每一所高校的经济学课堂上,恐怕都会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常识。根据常识,不论顺差、逆差,自由贸易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而且,贸易顺差背后是美国丧失了相关领域的比较优势,效率更低,美国要做的不是打贸易战,而是更新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才是正道。
打贸易战,完全是在甩锅。
4 一山不容二虎,商场如战场 纵观日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其实,根本的目的都在于:遏制对手发展,保护国内利益。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65年超过英国,1967年超过法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西方世界“老二”。
1970年代,日本成功地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GNP在1978年超过苏联,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老二”。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期间,日本还大肆收购美国企业,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买下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索尼公司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
此时,日本国民信心也开始爆棚,希望摆脱美国,甚至有人喊出,日本可以说不。
即便是盟国,但美国仍然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发展势头逼人的小弟。所以,日本越发展,美国越打压。
1989年,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合著的这本《日本可以说“不”》,可以视为日本发展的一个反映(kinokuniya.co.jp)
其实,今天,中国经济已经稳居世界第2,GDP达到美国的60%多。
前些年美国被反恐,搞得晕头转向。奥巴马提出“重返亚洲战略”,说明美国醒了。
这次贸易战中,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就坦率承认,美方真正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担心美国的“创新主导”地位不保。
美国根本不可能坐视中国不断强大,最终取而代之。
5 我们中国跟日本不一样 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出口下降,日本经济受到冲击。1986年,日本实际GDP同比增速从1985年的6.2%下降至3.2%。
为刺激经济,日本在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在短短一年内,先后5次下调利率,刺激经济。
最终带动日本股市和房价大涨。但在,1989-1990年日央行又突然开始紧缩,将利率由2%一度加至4.25%,膨胀的资产泡沫瞬间破灭。
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有人称之为“失去的10年”。
日本经济丧失活力(来源:shijiejingji.net)
但今天的中国却根本不同,中国具有世界第三军事力量,即便是在1949年之后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对外政策也绝没有仰人鼻息。中国目前,对美国出口占出口总额不到19%,近10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中国还在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开放。
所以,今天的中国,和40年前的日本,完全不一样。
美国,也不会得到它想得到的结果。
综合自:铁血军事(tiexuejunshi)作者-铁血黄药师、 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作者-木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