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养老100%?# I8 J9 ?% j' ^( D
0 P/ h8 Q4 a. M( f* ^/ wSouthern Cross,曾经是英国最大的养老机构运营商,管理运营着超过700家care homes,并于2006年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企业,风光无限,但却在5年后的2011年以倒闭收场,令**跌眼镜。虽然,最终政府出面救场,使得这700家养老机构通过出售和重组等方式继续运营,居住在其中的老人也继续获得照护,但是Southern Cross的倒闭给整个社会和养老产业投资人带来的警示是不可小觑的。它对中国养老产业有何警示?$ _1 ?6 F4 K9 f
& c* W. j/ \. F" P9 y* M( l J“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养老“屡见不鲜, }* \9 _; U4 l) T( p$ f* o
2 V& I3 Z7 U; S8 c& K4 K) O, }+ g. ]
在新世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变革的巨浪推动着新型养老模式的变革,养老运作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6 T4 x2 O( Q( S6 y: O& _
& w. @) o2 T! v' @2 d2 b# v比如东潍坊街道日托所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物联网服务运营平台为依托,形成一套针对老年人健康和日常生活远程监护、关爱和管理的系统。此系统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智能感应、快速响应、全年监护、实时关爱,以满足机构、日托、居家各层次的养老管理和服务需求。% m* E1 x# ~) h" u: P& g! v, \8 A
' k H' _# C s
比如颐和苑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每两名老人最高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业医生常驻养老院。颐和苑以“幸福养老”为核心理念,引进被称为“世界最幸福的老年人”所在国度——丹麦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模式,特别是世界上先进的CCRC(养老生活区)理念。实行居家型养老、疗休式护理,建设一座200张床位的老年医院。在一期中,设立医疗站、理疗保健中心,并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保健医生与护士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及时性的基础化医疗服务。同时,颐和苑还与上海三级甲等医院建立长期战略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并为院内老年人预约诊疗或转院开设绿色通道。8 O C4 w, J: L/ K. D
' X$ j2 K* `, i& f0 y
比如泰康,上海申园开馆不过3个月,7月16日,泰康养老社区南下珠三角便再下一城。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泰康人寿已完成在北京(楼盘)、上海、广州(楼盘)等城市的养老社区布局。但,数据已老,未来5至8年,即将上市的泰康宣称,将再投资750亿元,于全国7大中心区域打造10-15个连锁养老社区和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络。
* R" X# o) d5 X7 ^
: P9 { n, X- E, c3 v“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养老“的思考8 e7 l j$ y' V: @
# f2 `0 g& \" |" p8 }0 ?大数据+养老,为何经营困难?6 @9 y+ [$ Z2 p! i0 l; H7 `7 d- i
1 m( G) W) `* i$ E4 q: |) l& @9 ]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分析,得出市场需求,找出商业模式,同时也需要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我们很难凭经验来全面把握老年人的商业需求。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口,在需求和消费能力上差异很大。目前处于老年阶段的老人和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在消费理念、消费**惯上也有差异;老人对于需求的不自觉,影响老人对某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4 G" \1 v6 Q& B- L' F& N
/ i5 W, J) l+ g' g1 N以北京双井恭和苑为例,经过市场调研调研,其客户定位高端健康老年群体,为老人规划了一条涵盖餐饮、家政、护理以及心理慰藉等层面的完整服务体系。然而高大上的硬件配套与地段并没有打动那些需要养老的高端客户,2012年10月开业后的前两年时间里,恭和苑的入住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一度让其承受着低入住率和核心员工流失的严峻考验。恭和苑最初的收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40-120万元的押金、7980-29800元不等的月费及服务费,这样的价格,自然是曲高和寡。面对反应平平的市场,恭和苑也很纠结:降低价格服务于周边的普通小区,结果将是入不敷出。坚持高价依旧走高端路线,结果将是客户寥寥。最终,迫于市场的压力,恭和苑还是采取了降价的模式,在3个收费项目中,取消了40-120万元的押金,改为象征性地收取3个月的月费做为押金。# O3 R4 z6 Y' D) F/ F9 f
, y( A3 J9 l, \9 a5 y; [# Y
大健康+养老, 为何有些养老项目有些成功有些失败?
. L" ?# s, o6 Y9 l* `) h6 U& \
% e5 s- |! k; K& z; K8 l文化差异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决定了养老项目的不可复制性。前者体现在不同地区对养老方式、机构养老的费用标准以及感情接受度都差异很大,后者体现在不同地区的养老补贴、医保税收等差异明显。
+ A4 {1 d, _) U
) s4 x( P% _' G% o# Z0 T% E我们可以看一下“泰康之家”。北京泰康之家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标准的“医养活力社区,社区通过与国内多家顶级医院建立合作,建立起的“医联体”、医院托管等运营模式。社区搭建的“三甲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二级康复医院+CCRC持续关爱养老社区”三层次医养服务体系。自开园试运营以来,近2100多名居民入住,比较成功。0 Q4 Y+ e/ x( \& D' R4 C6 t
3 M* Y/ z% M/ Y, ?; C
而美国最大的养老运营商Emeritus、投资商 CPM(ColumbiaPacificManagement)合作的椿萱茂•凯建,定位高端养老,在上海打造多个养老机构。它引入国外成熟的养老商业模式,在公司管理、医疗、护理、社工、饮食等方面接受美方全方位培训,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服务高端人群。但开业运营多年后至今入住率仅10%左右,勉强维持。
: c8 I; i& ?, u2 B, @
1 ?2 {0 ~+ h3 Y/ p3 J' n大金融+养老,为何遇冷?
+ C+ z( O5 `0 \1 F" h
: e. C! H6 z$ w/ A% ^+ p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自此,多种“以房养老”模式在全国多地金融机构兴起尝试,租售换养、售后返租、反向按揭等多种模式全面爆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地方在执行一段时间之后便戛然而止。类似的金融案例还有很多,“养老+金融”的良性循环的跨界的难题是什么?可以思考下面几个方面:; @, z7 j {! @. P
0 T# |1 A/ E0 n一方面,金融投资定位目标与养老产品市场存在偏差,回收预期与养老市场规律不符,金融产品追求的是短、高、快。养老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投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投入会大幅增加养老成本。
6 ^ C# O4 T# f6 f$ g, ^$ `" U; Z& m. y0 y6 j" a
一方面,投资养老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等决定了养老金融风险。国内私募基金投资进场时间目前尚不成熟,保险资金和政府引导型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外资基金是现阶段重要的融资渠道。8 X) p0 q2 M8 M- A! X0 i0 }9 S
) z) D6 f' w* S) f( |
另一方面,老人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方面顾虑偏多,储蓄意愿更强。老**多经历坎坷,日常消费仍停留在较低的消费水平上。多数老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低,对设计复杂、条款繁复的金融服务并不适应;他们往往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厌恶安全性低,风险性高的投资产品。
$ q7 j9 \5 k' j: d) p- d4 M* G- L) x; b, F6 y/ ]
“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养老100%?
+ D0 _) Z& e+ z* h ?+ F
( N# v! l# A7 D8 f目前,养老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一二线城市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养老市场的开发运营仍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养老仍任重而道远。相比于发达未老先富的国家,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社会力量尚未充分完善。产业链和行业主体间缺乏协同,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大健康、大金融作为养老产业链还需要立足长远,突破中国养老的困境:
& C" L: v$ j9 A" j# O& A) I l7 F; b# u& O. J* M, Z
老人对养老方式,尤其从养老到“享老”的认知还比较模糊,消费观念依然比较保守6 X# t1 J% C1 W; ^* d' f# Z$ C
6 m( @3 J2 @9 s3 ?. ~8 B追求方便、实用和价廉。老年人对生活稳定程度要求很高,比较注重实际。其购买**惯有传统、简单、经济实惠等特征。虽然老年人经济收入有很大提高,但是年轻时经历的艰辛,让他们形成了节俭的**惯。
! B2 h/ X3 @+ _" ~ F. t# n5 }' `+ h0 k2 u5 w
消费心理惯性较强。长期的消费心理**惯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购买倾向和**惯性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购买方式、使用方法、品牌认知等方面。钟爱老字号、老品牌商品,很难轻易改变。& a# b. a. d0 j
+ u; z# m2 z8 L+ n" x- {9 R
社会保障方式单一,老年群体有效支付能力受限;
0 r6 L; m- X, x4 I+ n: s4 i' }7 r! g9 n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为子女供养和劳动收入。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66.3%城市老人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农村老人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和劳动收入。, z" z5 _! ]9 r* W R
' G) o2 O, U2 g9 ^1 ?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带动市场和社会。推动养老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借鉴国外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适应需要的老年服务体系,不断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多元需求的老年服务体系。1 q& S H7 m) G# w+ Q% Q
, M5 p" L" y& C2 r+ A* }总结:
{7 p' o( q, [7 W! s a! M8 T6 J: e+ k/ b2 F! v9 t5 x8 D
养老不是各方面资源的堆砌,而是要立足长远,详细调研、清晰目标、科学规划、协调运营;要巧干实干,循序渐进,不能贪图某个局部环节的利益;更要具有像培育下一代那样的精神去经营养老事业。
, T- b3 V9 J/ E; z3 p& O B$ O+ s(MLZG互联网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