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香港王导《繁花》爆红,带火了海派文化和上海话,也意外激活了上海王导30年前旧作《风情石库门》,也碰巧翻红了15年上海王导前旧作《上海色彩》。同样是表现海派文化,上海许多领导、专家、网民都说上海王导拍的更有上海味道,更先锋前卫。 香港王导当然是王家卫,那上海王导,何许人也? 上海王导就是国家一级导演、著名海派导演王国平。上海王导曾被中国视协评为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曾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曾被人民日报《环球人物》评为“60年新生活第一人·巨变时代探路者”。王国平发明开创中国本土MV、卡拉OK、微电影、短视频、快闪等,被媒体誉为“中国MV鼻祖”、“中国微电影之父”、“中国微影视第一人”等。 其实,王国平导演虽以拍MV著称,但他并不仅仅只会拍花里胡哨的MV,虽最早开创短视频、微电影,但他并不只擅长拍短小精悍的微影视,王国平拍剧情片和大片及长片,也同样是才气非凡,实力超群。30年前的电视剧《风情石库门》和15年前的电视电影《上海色彩》就令人叹为观止,它们都以讲故事和创意见长,以画面和影调取胜,而其思想哲理性和形式先锋性,则是一般职业导演和大多优秀导演,甚至大牌导演都难以企及的。 导演必须以作品论英雄,王国平虽未曾获得过国际电影节大奖,拥有象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等大导演那样家喻户晓的广泛知名度,但王国平因为长期在上海电视台工作,他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拍电影故事片,所以也就从未参加过任何国际电影节的比赛,更无可能获什么电影大奖。虽没有机会,但并不代表王国平导演就没有电影才华。近四十年来,上海王导一直将电视片当故事片在拍,因而有电影专家称,其实王国平的电影导演才华、电影导演实力绝不逊色于国内一流电影大导演,他的电视作品所显示出的电影导演水平早已达到了戛纳、威尼斯、奥斯卡奖水准。 于是,又有专家称“王国平是中国伟大的导演,更是天生导演、天赋导演、天才导演、天王导演。” 为了向网民和观众证明王国平导演的超群实力和超前意识,我们不断打捞王导的旧作,仅有《风情石库门》和《上海色彩》似乎还不够,我们索性乘胜追击,一网打尽。同时也为了再次证明专家大力夸奖王国平的实事求是,没有言过其实,我们专门再将上海王导32年前的另一部奇葩佳作《青春梦旅》打捞出来,让它见光曝晒。 今天,让我们怀着意外惊喜的心情,一起重温当年王国平写的导演阐述,一起再看当年媒体报纸的新闻报道,一起复盘该片的幕后花絮和过人之处,再看看上海王导和《青春梦旅》到底有多厉害?! 1992年6月7日在上海电视台播出的《青春梦旅》,是王国平创意导演、上海电视台与上海市环保局联合摄制的中国第一部环保旅游音乐片,该片当年播出后轰动一时,曾名列当周上海台收视率榜首,力压香港程小东导演和巩俐、张艺谋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由此可见当年才三十而立、初出茅庐、却已锋芒毕露的青年导演王国平的非凡才气和超凡实力。 按王国平最新总结出的“超现实理想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理论,再回看王导在1992年导演的中国第一部环保旅游音乐片《青春梦旅》,那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当年王导早就已经在完全下意识地自觉遵循他自己的“首创、原创、独创”的创作原则,并已达到了“唯美、优美、完美”的美学境界,《青春梦旅》的创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在内容主题上,《青春梦旅》第一次将环保主题和旅游内容完美嫁接,合二为一。因为一般表现环保主题的电视片,多是以纪录片和专题片或政论片的样式进行拍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许多环境污染的案例和数据来提出警示,进而达到宣传环保理念的目的。这类片子思想性强,宣传性味道浓,但可看性弱,娱乐性差,更无审美性。将环保思想通过与拥抱自然的旅游和展现大好河山的美景进行巧妙结合,从而使环保理念更能以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予以展现,并通过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景予以阐述,这样与旅游相结合的环保宣传就更加赏心悦目,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在影视样式上,《青春梦旅》王国平大胆创新地打破故事片、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音乐片、宣传片、MV的壁垒和界限,将各种影视样式予以重新嫁接,使之融合裂变,脱胎换骨。于是,全新的影视样式和电视形态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观众在观看《青春梦旅》时,感觉既像故事片,但又不是故事片;既像电视剧,又不是电视剧;既像音乐片,又不是音乐片;既像MV,又不是MV……但各种影视样式的手法和元素却又都有,都存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模式就是超现实理想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探索的结晶。 三是在艺术形式上,《青春梦旅》第一次将音乐、摄影、歌曲、美术、舞蹈、沙滩画、岩石画、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布雕艺术等予以混合运用,并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又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最后再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杂揉搅拌在一起。这种通过重新组合和完全融合而产生出的裂变,其艺术效果将要大大强于单一的艺术形态所产生的的感官刺激,其由视觉冲击而爆发出的巨大艺术能量,也是无可比拟的,还是复合复杂的,更是美妙无比的。 《青春梦旅》所爆发而出的巨大能量和艺术力量,都来自于王国平导演天生天然的自觉自发的超现实理想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 最后,从《青春梦旅》32年之前的大获成功,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王国平导演的超越超前和神奇神妙。彼时1992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才两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才几个月,全中国全社会的改革开放才刚刚拉开序幕,大规模发展经济,如火如荼进行生产建设和城市建设也只不过刚刚启动,也就是说当年发展和生产及建设是最大首要任务,而普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本还没产生,环保理念更没有普及和被重视。在环境基本上没受污染的情况下,王国平导演却率先超前进行环保宣传,这或许是纯属意外的巧合,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但无疑却证明了王国平的先见之明和超前意识。 另外,在当年环境污染还没成为公害、环保宣传尚未发出强音的情况下,王国平导演却超前运用旅游音乐片的形式和各种艺术的方式来表现环保主题,这又是一大超前的创新。 还有,作为音乐片能意外获得当年上海电视台当周收视率第一,也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而且又是冷门的环保题材,因为一般按收视习惯,热门影视剧或新闻联播或新闻透视都是收视率最高的,而当年还没有选秀类节目,所以,作为主标题都没有的中国第一部环保旅游音乐片能登顶收视率第一,是罕见的意外。 许多专家和王导本人一直反复强调,从时间上而言,王国平在影视领域创新的超前,不是一二年、三五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 从1992年至2024年,32年,弹指一挥间,王国平的超前,是超越一个时代的超前,王国平的超前,是跨越一个维度的超前。 王国平出道即巔峰,出手即绝品,出山即极品,而非仅仅是精品。 我的青春梦旅 ——致2024年6月5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 文/王国平 1992年春天,拍《青春梦旅》时,我离30岁还差几个月,正处于电视艺术创作青春勃发的荷尔蒙旺盛期,因而就更拥有天不怕地不怕打破一切的大无畏创新勇气和锐气,《青春梦旅》是我当年青春心态和真实状态的写照。 我一心要追求电视艺术创新,所以丝毫不在乎通过搞点节目能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当年我在上海电视台文艺部音舞科属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小字辈,因而科里但凡有点花头或有点外快或有点好处的节目是轮不到我的,如企业庆典广告晚会、五一劳动节文艺晚会、十一国庆晚会、元旦新年晚会、春节文艺晚会等,乃至有些垄断行业的文艺晚会,如煤气公司文艺晚会、电话局文艺晚会,电力局文艺晚会……于是,有导演若执导了电话局文艺晚会或煤气公司晚会,那之前家里如没有电话和煤气的,就会被合作单位帮忙破例装上。 我虽然被安排的全是什么献血文艺晚会、统战文艺晚会、环保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没有额外好处的电视节目制作任务,但我毫无怨言。当年的社会是以发展经济为主,环保的概念还不为人所知,环保理念和环保工作还处在一个非常薄弱的萌芽阶段。 我的导演思维是善于借船出海和借鸡生蛋,充分抓住一切拍片机会,来实现我的电影梦想。于是,在与上海市环保局已成功合作了一次环保文艺晚会之后,我才大胆创新地提出了《青春梦旅》的创意和设想,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和顺其自然,具有超前意识的《青春梦旅》在第20届世界环境保护日之后的1992年6月7日当晚上海台八频道横空出世。 有关该片播出前还曾有过一段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小故事,该片是向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献礼的一部艺术片,1990年,我曾导演了一台以环保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晚会中还穿插了两首我创意导演的MV《生疏的情感》(以江南古镇周庄为主题)和《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抢救丹顶鹤而牺牲的真人为主题)。因为MV当时还是一种新鲜时髦玩意儿,所以两首MV一经亮相,就刷爆眼球。于是当上海市环保局再度找到上海电视台合作时,一直追求创新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我就大胆地提出了舍弃晚会模式、全部到自然山水的外景去拍摄音乐片的新创意。上海市环保局领导立马拍板同意,予以大力支持,我由此得以天马行空地进行自由创意,创意大纲完成后,我请来好友王哲东执笔编剧,又请来著名作曲家於志强作曲,再请来上海台优秀摄像是王伊洪掌镜。 八位主演都由我严格挑选敲定,有上海歌剧院舞蹈演员梅子,我认为其舞蹈才艺和形象身材不亚于舞星周洁;有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进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才俊宁理,我最早看好并器重他的表演天才和喜剧天赋,曾邀他拍摄了许多影视广告片;还有当年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并与巫慧敏齐名的上海台小荧星胡蓓蔚,但她比巫慧敏形象更好,更有灵气并洋气,更有活力;还有曾在上海电视台综艺比赛中荣获大奖、脱颖而出的女大学生朱敏怡,我认为她身材高挑丰满,气质超群;还有上海歌剧舞剧院实力派男舞蹈演员王雪龙,他身材挺拔,英俊潇洒,有男子汉气概;还有三位完全都是业余的,从未演过戏,从未上过镜头。一是形象颇具欧美女郎风采的潘立群;二是帅哥王卫强(后在王导点拨指教策划下创办上海银都艺校),还有就是青春可人的尚在护士学校就读的王卫强妹妹王卫颖。 我完全用电影手法、电影美学、电影语言拍摄了《青春梦旅》,又用美丽的演员形象、美妙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自然风光、美妙的创意画面等完全征服了观众,观众看后一直叫美,记者一致叫好,但也有抱有传统意识和陈旧思维的上海电视台个别领导却大呼看不懂,差点使该片胎死腹中,无缘面对观众。当年某日,我在合肥参与联合执导华东青年歌手大奖赛,突然接到文艺部主任电话,说《青春梦旅》他审片后认为太异类,不予播出,已将此片送至三审盛重庆台长那儿,最终能否播出,由盛台长亲自审片后定夺,通知我明早九点务必到台长室汇报。 这个电话让我吓得屁滚尿流,主任的意思就是要枪毙该片了,到台长那儿只不过走个过场而已,因为一般周播的综艺《大世界》栏目,一审是科长,二审是主任,三审是分管文艺的副台长,这就是电视台三级审片制度,只有特别重大节目才会由台长亲自审定,主任跳开分管副台长,直送台长那儿,肯定是出大问题了,说明该片必死无疑了,因为我曾在二年前有一部片子被台党委书记枪毙的前车之鉴。 第二天,我战战兢兢地走到台长办公室,我大谈特谈该片创意的来龙去脉,还自吹自擂该片是如何创新及如何突破,又叹苦经说为了拍摄有些画面吃了多少苦,冒了多少危险……我没完没了的滔滔不绝最终被盛台长打住,盛台长说:“片子我今早已看了,思想没问题,只是形式太超前了,我认为这是电视创新,我同意播出。”说完,大笔一挥,在播出卡片上郑重地签上三个大字:盛重庆。 我喜出望外地抢过磁带,立马将播出带送交总编室,由他们安排时间播出。 不料,该片一波三折,又出意外。几天后,在上海台总编室主任卑根源参加我们文艺部编导会议时,由新闻部出道的卑主任对《青春梦旅》又展开批评,他说:“《青春梦旅》是献给世界环境日的,是表现环保为主题的,却弄了一拨俊男靓女去游山玩水,我认为主题不鲜明,全片虚虚幻幻,什么梦啊旅啊,又是唱啊,又是跳啊,主题不突出,我决定在《每周广播电视节目》报刊登排片表时,将主标题‘青春梦旅’删除,将副标题‘献给世界环境日’作为主标题。” 我大惊失色,立即反驳,因为我在台里既不想当官,也不想发财,只想搞艺术,心中无私天地宽,一般按规矩下级是不能冒犯顶上级的,我反驳说:“卑主任,你这是用新闻节目的宣传思维管文艺节目的艺术思维,电视文艺节目必须要用歌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主题,而恰恰不能直奔主题,《新闻透视》可以拍摄什么地方垃圾成堆、马路下水道坏了等民生问题画面,但文艺节目必须拍要美的东西,文艺节目是寓教于乐。若按你的逻辑,那是否能将富敏、张泓导演刚拍表现中国航天人故事的电视连续剧《天梦》也改为《发射火箭》呢?” 文艺部的同仁们一片窃笑。卑根源仍固执己见,他不容置疑地说:“改,必须改,电视宣传就是要直奔主题!”我无语。一周后,卑根源无语,因为即使被他删除“青春梦旅”主标题的这部片子,却在当周上海台收视率统计排行榜上名列榜首,碾压巩俐和张艺谋主演的热门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 《青春梦旅》当年大获全胜后还曾两次名扬国际。 一是我曾收到紧急通知,以最快速度将该片译成英文并打上英文字幕,该片由上海市环保局送到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手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携该片参加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大会上放映,片中展现的中国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令人震惊,备受称赞,该片也成为对外宣传中国环境保护成就的一张亮丽名片,轰动一时。若说周庄是因陈逸飞的油画《双桥》而名扬天下,那最早用电视片将周庄推向世界的则是我,片中一段拍摄周庄当年尚未开发旅游的江南古镇的原汁原味,也成为最后的绝唱和永恒的记忆。 几年后,《青春梦旅》再由后任上海台总编室主任、也是我大学同学陈海推荐送至第35届金色布拉格电视节参赛。不久后,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给台里发来通知,说电视节秘书长耶日科娃称“《青春梦旅》技艺精湛、世界一流”,将获大奖。 于是,我以最快速度办好签证,立马飞赴布拉格,中国驻捷克大使馆以最高规格接待我。大使用奔驰600亲赴机场接我,当晚在大使馆内为我设宴接风,他们似乎在期待又一个为国争光的在电视领域的张艺谋的即将诞生。我也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就等“黄袍加身”,名扬天下。大使专门安排一对在大使馆工作的青年夫妻,全程陪伴我,他俩每天接送我去电视节现场并为我做翻译。不料,最终颁奖那天,我却榜上无名,这令我和中国大使馆的所有人都很诧异,煮熟的鸭子莫名其妙地飞走了,我哭笑不得,郁闷不已。事后,电视节秘书长耶日科娃当面给我和大使馆官员解释并赔礼道歉,她说组委会受到了捷克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因为我来自中国,彼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高,也不够强大,由于政府的政治倾向性因素和外交原因,因为当年捷克政府刚刚开始全面倒向美国及西方,若给我这位中国导演作品颁发大奖,那就对他们跟美国亲近并加入西方阵营不利,所以就临时决定把本应颁发给我的大奖才拉下了。 我一脸懵逼,欲哭无泪,原来纯粹的艺术和干净的奖项并不存在,它还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政府当局的干扰。中国驻捷克大使馆有关人员也反复安慰我,秘书长耶日科娃女士也希望我理解谅解。我从信心满满而来,到失落绝望返回,金色布拉格电视节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 试想,若当年我以《青春梦旅》一战成名,在欧洲电视节上荣获最高大奖,那将彻底改写我的影视创作之路,也将抬高我的艺术地位,我回国后也会备受领导及各方重视,那许多电影梦想也会顺理成章地实现。假如永远只是假如,这世上的一切不可能都按照我的意志而转移,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坚持梦想,永不放弃。获奖不获奖是既重要,又不重要的,但至少这次与金色布拉格国际电视节大奖失之交臂,却意外证明了我的才华和水准是全世界最高的! 今天再来回首往事,我非常自豪地认为,在《青春梦旅》中,我也完成了最近才总结出的“超现实理想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的探索,《青春梦旅》完全符合我作品的标签:超前、洋气、最美。 超前,就是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对新鲜东西特别敏锐,对新奇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并最易接受,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更有天生的预感预知预判能力。这是一种超越前人的先锋思维,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前卫意识。超前就是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超前就是颠覆传统,大破大立;超前就是革故鼎新,破壁蝶变。超前就是追波逐浪,永立潮头;超前就是开天辟地,引领流行。超前是第一,更是唯一。我的超前,不是超前一、二年,三、五年,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以上的。 洋气,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而非低沉阴暗的晦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气,而非狭隘局促的小气;是一种面向国际的豪气,而非井底之蛙的土气;是一种追逐时尚的锐气,而非沉湎陈旧的乡气;是一种创意飞扬的灵气,而非固步自封的傻气。洋气还是一种开放自信的强大气场,也是一种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更是一种战无不胜的气势。 最美,通俗讲,一般赞扬美,有三种层次:好美、很美、最美。最美不是习以为常的美,不是大众普遍的美,不是司空见惯的美,最美是超凡脱俗的美,是另类奇葩的美,是先锋前卫的美,是凤毛麟角的美,是难以企及的美,是无法模仿复制的美。最美既是一种现象美,它还是一种本质美;最美既是一种形象美,更是一种心灵美;最美既是一种物质美,更是一种精神美;最美既有原始美、自然美,更有一种现代美、时尚美。最美是最高境界的美,是最高极致的美,是追求至高无上的美,是攀登登峰造极的美,是无以复加的美,是无以言表的美,是美轮美奂的美,是美不胜收的美。 《青春梦旅》是我的青春梦旅,我在青春梦旅中,茁壮成长,我在青春梦旅中,创新开拓。 《青春梦旅》,是我永远的青春梦旅,我的青春梦旅永不停歇…… 《文汇电影时报》1992年6月13日 人与自然的对话 ——《青春梦旅》创作札记 文/王国平 童年时代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遗失自己心爱的玩具,青春时期最大的遗憾无非是错失自己的初恋,而人类发展的最大悲剧不外乎是丧失本能的自然属性。 人在一天天地长大,水在一天天地变黑。 自然孕育了人,创造了人,而人却在任意地改变自然,破坏自然。然而,人终究又将遭到自然的惩罚——就像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这并不是神话。 从古至今,人类就梦想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而不遭自然的报复,但这往往很难办到。没有一条捷径使人能将鱼与熊掌兼而所得,因而这只能成为一个遥远的梦。 现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清醒地意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进而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声势浩大的保护自然,为民造福的伟大运动。 人们呼唤自然,珍惜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因为人恰恰最容易在大自然中显出自我的本来面貌,恢复人的本能属性。只有在自然界中,人才真正感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也许就是有些正人君子外出旅游时偶尔也会作出一些荒唐事的缘故吧。) 就人生历程而言,青春是最美好、最甜蜜、最浪漫的,就像一片白云、一泻溪水那样纯真自然,而没有受到任何人为的污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切皆从本能出发,一旦脱离青春期,人就越来越变得社会化,世俗化,可爱之处荡然无存,青春终于也成为一个梦。 应该说,心态环境是由生态环境所决定的,久居城市的人势必变得精明计较,焦虑急躁,而从小在乡村田野长大的人则往往是率直坦诚、恬淡纯朴。人只有真正地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它才能健康的向前发展。 因此,本片通过八位不同职业的青年男女自发组织的一次环保宣传自行车旅游活动,运用歌曲、舞蹈、布雕、沙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每个人一段如诗如歌的小故事,来营造出一个梦的氛围,创造出一个梦的意境,从而表现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主题内涵。 梦是本片的魂,本片的基调。 因此,本片的风格样式不是传统的音乐风光片或电视剧的概念,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假设性的、流动性的、恍恍惚惚的、朦朦胧胧的,真真假假的、虚虚实实。也许这次旅游根本不存在,只是某个人的一个梦,也许是大家的一种美好愿望。也许是一次与大自然的对话。整部片子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人物也同样重要,无主配角之分,以突出群体形象为主。而每个人的小故事可表达的内涵又都各不相同,既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似乎都是一个梦,断断续续,无头无尾,像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支插曲、一种感受、一种情绪…… 整部片子的声音处理采用新颖的声画分立形式,即画面是进行时态,而声音以过去时态,也可能是未来时态。这样,更加强化梦幻色彩,达到一种缥缈空灵的效果。因而所有的人物对白均不对口型,像梦呓一般,以区别电视剧,这种超时空的旁白,使时空跨度得以延伸,达到较强的穿透力。 全片共有十章组成,既是板块的结构,但又因为有一条主线贯穿,因而显得较为完整统一,层层递进地表现了都市青年暂时离开都市,一步步地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创造自己的艺术,陶醉在自然的湖光山色之中,而忘却自己的年龄、身份,忘掉所有的烦恼。——这就是梦的再现。 为了直觉地艺术地体现梦境,本片中大胆采用了较少在屏幕上出现的一些先锋派艺术:大地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这样既增加了可看性、新奇性,又达到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将会使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并表达了艺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意味,从而也使这一系列造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样,片头残缺太阳与片尾完整太阳的对比也基于此。 注:此文系王国平导演《青春梦旅》导演阐述摘要。 《生活周刊》1992年6月28日 让青春定格在自然 文/王国平 也许我们这拨人还存有青春期的一份躁动,也许我们这拨人还留有青春期的一丝幻想,于是,我们注定要把我们的青春定格在自然之中。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的雏形最早源于几位朋友的神聊,几年后,当美妙的青春正悄悄从身边溜走前夕,我们终于将“梦”演绎成了一组组清新优美的画面,一段段空灵悠远的音乐…… 外景拍摄期间,我们这拨“游兵散勇”象大篷车队似的一路风尘撒下欢歌笑语,我们来自创作成员中有一半竟然都姓王,除导演之外,还有曾以创作话剧《魔方》而初露锋芒的编剧王哲东,摄像王伊洪,演员王雪龙、王卫颖和王卫强……在这个“青春家族”中处处都洋溢着青春朝气,充满了真情友爱。王哲东自告奋勇担当了按摩保健医生;周杰不计报酬客串扮演奶妈的儿子;演员潘力群在瀑布上摔昏苏醒后,忍着剧痛继续拍摄; 人艺青年演员宁理还义务做了十天轨道车搬远工;梅子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翩然起舞……有一天深夜,周杰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大家将他抬到医院并一直陪伴通宵直至他恢复健康。在西湖拍摄时,一只价值上千美元的三脚架不慎翻入湖底,大伙儿有的去找打捞队,有的去找潜水员,有的去找民工……最后在姚光荣、王哲东和周杰的连夜努力下,三脚架终于失而复得,大家兴奋得将它放在桌上顶礼膜拜,齐声高呼我们的口头禅:“搞大了!”然后,围着它跳跳唱唱闹了个通宵,旁人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疯子”。也许,人只有在纯粹自然的环境中才能显出爱心和真情,这恐怕就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造化。短暂的外景拍摄结束了,当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自然,返回都市之时,我们宣誓我们永远属于“青春家族”,因为我们是自然之子。 《青年报》1992年6月5日 寻梦,骑一辆单车 ——记电视音乐片《青春梦旅》 文/晓颖 回首自己毛茸茸的近亲,人类的骄傲几乎与生俱来。千千百百亿亿万万年,我们互相厮杀而又精诚合作;我们为遮风蔽雨营造家园;我们在森林草地山川河流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终于,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堡中迎来了现代。 现代是什么?是We are the world,也是海湾战争,是阳光硅谷,也是电脑病毒,是两化三化净水器,也是漆黑的苏州河,是空气清香器,也是大气污染,是提供人体每日必需维生素的施尔康,也是绿色植物的飘逝。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高楼万丈平地而起。摩天大楼勾勒出立体多边不规则的天空,贴着“现代”标签的人类费力地探寻着渐淡渐无的蔚蓝。 在反以他乡作故乡的困惑中,人们发出了有关何处是故乡的慨叹。城堡锁不住青春,灰色蒙不住渴望,电子游戏和卡拉OK拽不住年轻纯真的心灵。一群不同职业的都市青年骑上单车从都市出逃,在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间,寻找他们失落的自然之梦。这就是上海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与上海电视合联合摄制的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所要讲述的故事。 一首轻柔的歌曲,一段飘渺的独白,一抹空灵的山水,一幅拙朴的鹅卵肖像;单纯明丽的色彩,时空交错的画面,八位年轻人将在“青春梦旅”中向您娓娓叙说。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王国平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能立刻如醉如痴地进人到最佳做梦状态,灵感进发,思如泉涌”。看过的人们说,这是近来年难得的一部画面美的清新、音乐超凡脱俗的好片子。是不是这样呢?请您在6月7日晚7点30分将电视机调到八频道。 《每周广播电视》1992年6月8日 生命·绿色·自然 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浅析 文/泓子 人类的祖先走出大森林无疑实现了一大壮举: 繁衍了直立行走的后代,也创造了物质文明。然而,就如阳光背面总有阴影一样,人类的发展似乎也在走着一个悖论,一方面是科技高度发展,城市日益繁华,另一方面人类不得不接受混浊的气体、污染的水质和超分贝噪音等有害生态环境的“恩赐”,同时,深居高楼的人们互相隔膜,心胸狭窄,情绪变得焦躁不安……远离绿色、远离自然的生态环境,也异化了当代人的心态环境。 当然,现代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合理关系,进而探讨这一问题就成了社会的、哲学的、艺术的一个永恒主题。今年6月5日,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首脑出席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作为向第二十届世界环境日献礼,上海电视台文艺部制作了一部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 该片通过8位职业不同的青年男女自发组织的一次自行车旅游活动,运用歌曲、舞蹈、布雕、沙画等艺术形式,叙述了8段如歌如诗般的小故事,从而表现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主题。本片的表层结构,是通过一路上一系列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活动,来展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它的深层结构则以每个人的一段小故事为载体,表现人与自然、动物和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在向观众勾勒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心态环境图的同时,揭示这样一个内涵:青春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阶段,未经历的人憧憬它,走过去的人回味它,正值青春期的人会为它而激动不已。留住生理的青春虽无可能,而保持生态和心态环境的长绿,显然是一个美妙的青春之梦。 于是,梦,也成了本片的基调和灵魂。 摄像、美工、灯光诸工种的二度创作,演绎了编导胸中的底蕴,朦胧的影调展现了如梦如幻的意境。“晨曲思鸽”中一缕蛋青色投进树林,帆布吊床上的睡人享受着大自然的温馨;碧绿的田野一抹艳红点染青枝,宁静的湖面上女孩子倚着破木船凝思远飞的鸽子……如果说鹅卵石上的漫画、海边奇特的布雕、人体匍伏沙滩的即兴勾划以及富有动感的甩发舞剪影等画面,是大胆地采用了先锋派艺术如大地艺术、波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等手法的话,那么,藉以大山作为舞台,曲臂轻舞,用篝火代替腊烛,为远走异国的丈夫庆贺生日,无疑是一种浪漫的想象。 整部片子的声音处理也颇有特色,新颖的声画分离形式,使画面呈进行时态,而声音则是过去或未来时态,使时空跨度得以舒展和延伸。 《青春梦旅》也许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回归自然,抑或是一种心灵的呼唤。这次旅游仿佛根本就不有在,只是某个人的一场梦或是群体的一种美好愿望,又或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次对话。梦的游移、朦胧感和假定性,恰到好处地吻合了目前环境保护的进行时态,也营造了一份空灵,避免了直奔主题的常见手法,使本片跳出了传统音乐风光片或电视短剧的窠臼。 《新民晚报》1992年6月10日 对纯净自然的向往 ——看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 文/东方梅 8位职业不同的青年人,自发地组织了一次叫做《青春梦旅》的自行车旅游活动,他们沿途经过小镇、山涧、海滩、森林,喝溪水、爬索桥、渡激流、划龙舟、登山顶,并各自运用现代意味很浓的歌舞、沙滩画、岩画、布雕等别出心裁的手段, 向着大自然,写下了他们呼唤与证明: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上海电视台近日播出的电视音乐艺术片——《青春梦旅》。它是一部从内容立意,到表现手法、风格追求,都具有完整的个性色彩和浓烈青春气息的优美之作,为近年电视艺术片中不多见。它没有详尽的人物故事,没有异峰突起的情节高潮,但给观众的感觉就好像是阳光下的一段溪流,既平凡又生动。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也已经在国内外众多艺术作品中反复表现了,那么,如何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出该片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把握观众,这是《青春梦旅》的编导及主创人员们所倾力追求的。 《青春梦旅》始终围绕着一个“梦”的氛围,未被污染的自然就是我 们的“梦”。在这样一个“梦”的基调下,音乐是空灵而悠扬的,画面是如诗而具有水墨意味的,青年们的心灵是美好而跃动的,他们为大自然带来了欢歌笑声与鲜艳的色彩,同时又为枯萎的古树、中毒而死的小海豚唱挽歌。他们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青年,但此时此地他们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使灵魂受到了洗礼,青春得到了释放。暂离喧闹的都市,忘却烦恼,这就是梦的再现,也是《青春梦旅》的更高一层立意。 《解放日报》1992年7月3日 一种新电视样式的召唤 ——由《青春梦旅》谈起 文/宋继高 作为一部献给世界环境日的应时之作《青春梦旅》,没有驻足于“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主题图解的表层,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人与自然的本能亲近、自然对人格的塑造力、自然在文明进程中的命运、生态与心态等一系列相当宏大的命题作了不无勇气的探究与表现。 视听文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陷于电视这一影像天地的重围中。我们在充分的感性愉悦之后,隐隐感到了理性的贫乏与思维的疲钝。清醒的电视人意识到,电视不能仅仅满足于感官的贪婪,视听语言思维表意的巨大潜能在电视中远未得到应有的开掘,电视作为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意味着通俗化、娱乐化就是它的一切,艺术的品位、思想的尊严、精英的意识在电视的总体构成中理应占据一席之地,现有的电视样式远未穷尽电视所包孕的无穷可能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春梦旅》在外观上呈现出契合当代人审美风尚的、MTV式的斑斓多姿,同时又注入了编导对现代文化形态的理性思考。 MTV是电视思维的一次革命,它那以情绪流程为结构方式和天马行空般的表现形态开拓了视听新天地。但MTV过度的情绪化与万花筒般的形象纷呈,极易使观者陶醉于表象与本能中,而难于获得思维的整体与理性的沉思力。新电视样式吸纳了MTV 自由 舒放的结构方式,但以思想的重负压抑了形象本能的诱惑,导引观众超越感官愉悦的表层,进人感悟的宏大天地。 |